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活跃,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加速与传统产业渗透,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。信息消费将促进经济社会新发展,中国制造将迈入智能制造时代。
虽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,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、体制机制创新滞后、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,要保证其可持续发展,还需要各地进行更多的冷思考。
智慧交通只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起步阶段。包头要想实现智慧城市,还有更长的路要走。
未来的宁波,要把港口物流、制造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更好地连接起来,使货物到宁波、到出港口,真正实现成本最低、时间最短、效率最高。
智慧城市建设,应有效解决资源、环境、民生、科学发展、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问题。
智能公交、一键养老、全城无线宽带……我国一些地区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,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。
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表示,住建部将在3个月内公布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。分析认为,“十二五”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方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亿
自“智慧城市”概念提出以来,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、能源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智能实践和应用效果已经逐步显现。
关于 | 加入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用户手册
©2010-2018 中国工业评论 | 技术支持: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826号 京ICP备05039896号-2